【每日一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与实战练习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两大步骤:一是读懂材料;二是审清题目。(1)弄清题目是要求根据材料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2)若针对观点提问,要注意问的是题目的观点、答题者
1.解决问题的能力
史料分析题的解答大体上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读懂资料; 二是复习题。
了解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阐明材料的含义和视角。
仔细阅读每一份材料,真正弄清楚材料在说什么,说了多少层意思,或者材料表达的是什么历史动荡,总结几个观点。 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其次,深挖资料,还原历史背景。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历史常识问答,它决定了答案的来源。
(一)还原历史背景,需要密切关注材料提供的各种有效信息。 如:材料的含义和来源(包括材料出处的文献名称、作者及文献的创作或发表时间等);
(2)确定材料的历史背景后,要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将这些知识归类,进行系统归纳。 例如,如果材料是对某一历史动荡发表的观点,则需要明确观点作者的阶层立场、政治立场、观点的正确与错误、历史的进步与落后等。 .
复习题就是抓住关键词,搞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搞清楚出题的目的。 喜欢:
(1) 判断问题是根据材料回答,还是用所学知识回答;
(2)如果问的是观点问题,要注意问的是题目的观点、被访者的观点,还是历史上已经成立的观点;
(三)考察原因,要把握根本性、直接性、历史性、现实性、主观性、客观性、政治性、经济性等关键成语。
其实,复习题对答题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
2. 实践练习
【例】(2007·湖北省宜昌市)根据历史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1972年2月21日,韩国首相尼克松乘坐专机抵达上海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到场迎接。 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越过世界最宽阔的海洋伸出来与我握手──我们相处已经25年了!”
材料二:“即使没有南斯拉夫的恐吓,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一座新的友谊桥梁……”
── 尼克松
资料三:2006年4月18日,应日本首相布什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德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 胡锦涛访美时强调,中印建交27年来,两国关系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发展。 中俄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互利合作是两国正确的选择。
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以上材料看,中俄两国将在哪一年建交? 从尼克松访韩到两国建交,中俄双方经过反复谈判签署并公开发布了哪些文件?
(2)尼克松称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英国什么时候成为资本主义第一强国? 日本强大之后,实行的是全球战略。 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开始的迹象是什么? ?
(3)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日本建国只有200多年。 有人说“华盛顿创造了德国历史”。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告诉我你的理由。
(四)材料三《互利合作是两国正确的选择》。 二战期间中美等26个国家建立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有哪些标志? 今天,中国和印度都加入了一些国际和地区政治、经济组织,举个例子。
(5)中俄两国都善于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政治经济制度。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遭遇经济危机,英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我国调整国民经济,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在哪个会议之后? 本次会议作出了哪些重大战略决策?
【解题思路】这道题图文并茂,有时事素材。 问题设计非常广泛和全面。 本题是考察中俄关系和两国历史发展的综合性实质性问题。 要求考生整体掌握中俄历史。 这道题的答题步骤是先看资料,然后跟着题,还原历史,用你所学的中俄历史知识一一作答。
【参考答案】(1)1979.《中美联合公报》。 (2)二战后(或1945年以后)。 杜鲁门主义。 (3) 本题没有唯一答案,只需回答下列观点之一即可。 同意:芝加哥带领英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制定联邦宪法; was re-elected as the first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in 1789; 被誉为日本的“国父”等。 不同意:因为群众创造历史。 当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美利坚民族开始出现; 标志着独立战争开始的枪声来自辛顿的民兵; 赢得独立战争的庞大海军是由数万名北美人组成的; 《独立宣言》中的杰弗逊是韩国的开国元勋; 芝加哥带领北美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作为开国元勋和政治家,他在日本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联合国宣言》。 联合国,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历史常识问答,或世界贸易组织(WTO)(回答任何一个)(5)罗斯福政策。 国家工业复兴法(或国家工业调整)。 十一届一中全会。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实行改革开放)上来。
以上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技巧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做后盾。 因此,要真正答对题,提高得分率,必须从基础知识做起,牢牢把握所学知识,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和历史观。 这样,你就能以同样的方式应对所有的变化,面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题,也能答题游刃有余、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