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直辖市建委(规委)安排好今年的工程质量安全监

2022-11-27栏目:安全常识
TAG: 时政
导语

现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附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5年工作要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5年工作要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设委(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5年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做好今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附: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5年工作重点

*******住房和城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司

2015 年 2 月 9 日

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5年工作重点

2015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的***三中、四中全会部署要求,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以工程质量管理为重点,以施工安全生产为底线,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夯实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基础,着力推进稳步提高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1.扎实推进为期两年的项目质量管理行动,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是督促各地认真落实两年行动部署。组织召开为期两年的全国工程质量管理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充分发挥市县质监部门作用。二是严厉打击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两年行动督查,加大抽查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质量问题及时举报揭露。三是严格落实五方主体工程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督促各地按月通报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大对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四是继续深入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积极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推行样板房制度,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共性问题专项整治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房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专项治理,认真落实施工图****。五是进一步发挥****和社会监督作用。

2.加强监管方式改革创新,确保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一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事故多发、形势严峻的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排查安全生产隐患。二是加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模板倒塌、塔吊装拆、高空坠落事故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扩大施工起重机械先导安全管理范围,研究制定《部分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更高的风险”。完善建筑业工伤保险政策。三是继续加强事故调查通报工作。做好房屋和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月度、季度、年度报告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对每起重大及以上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姓名进行公示,并下达督办通知书。四是推进标准化建设。推动建设项目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强化企业责任落实。五是推进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宣传贯彻施工安全监察规程和工作程序,研究建立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考核制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六是推进信息化。推动施工安全监理信息化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提高安全监理信息化水平。

3.大力推进建筑业现代化,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组织制定建筑业现代化纲要,提出我国建筑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近中期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建立技术体系。组织编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导则》等技术指导文件,为相关工作和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参考。三是制定建筑标准设计。

4.提高行业技术水平,促进勘察设计业和建筑业健康发展。一是筹备召开全国勘察设计工作会议。研究提高勘察设计质量水平的政策措施,完善技术进步激励机制。二是推进信息化应用。组织编制《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制定推进BIM应用指导文件,继续开展白图化、数字化审图试点。三是促进了我国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编译发布了《

5.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督检查,切实保障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一是建立法制。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立法研究,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二是突出质量管理。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共性问题控制导则》,规范质量问题全过程预防控制。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开展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和质量问题专项检查。四是强化全流程风险管控。鼓励和引导地方委托咨询机构开展风险评估、防控等工作,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六、不断加强抗震防灾体系建设,提高抗震、防灾和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加强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修订发布《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完成超限审查信息平台的研发并上线运行,完善了全国超限审查工作机制。限委,更新了市政公共设施抗灾设防专项论证专家库。二是加强减震隔震技术推广应用。开展隔震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条件和检测标准、隔震工程标识、隔震工程说明书示范文本研究,开展隔震工程典型案



友情链接: 常识百科 常识问答精选常识 常识经验慧眼识珠
百度地图

Copyright © 2017 安全常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anquanchangshi.com 渝ICP备20006072号